湖北头饰价格联盟

绘本画家姬炤华与徐萃:打破框架,做自己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本文内容转载自微澜之光[ weilan299 ] 


文/越默

姬炤华徐萃夫妇

晚间与女儿一起欣赏绘本《天啊!错啦!》,她乐得哈哈大笑,在钻进被窝前,继续用很嗨的声音喊道:“这是一顶最棒的帽子!”显然,孩子很喜欢它。


我今天要落笔的主人公,正是这部绘本的作者:姬炤华与徐萃。


从朋友那听说,他俩是绘本界的“神雕侠侣”。我很好奇,脑瓜子里也冒出诸多八卦问题。怪金庸吧,写得这么一对爱侣,让世人难忘。


按惯例百度。跳出来很多信息均为“台湾插画家姬炤华”,信息模糊而神秘。


姬炤华说“台湾”是个误会。最先是有一位台湾网友在博客上有提到此说法,可能跟他们在台湾出了一些书有关,然后又有媒体未经求证沿用,以致于“台湾画家”就这样传开了。


所谓“以讹传讹”,就是这么回事了。

所谓“以正视听”,就是现在了。



 
客居故乡


姬炤华与徐萃二人,均为北京人,现居于北京。

姬炤华生于胡同,成长于胡同。徐萃则成长于70年代的简易楼。


童年的印迹总会深深地烙在人的心上。对他们来说,过去的印迹已无可追寻,因为胡同儿没了。十多年的胡同拆迁,拆的不仅仅是那些砖瓦,拆的更是一代人的记忆,一个城市的文化、风物。


所以,姬炤华面对现今的北京城,常有“客居”之感。路道、建筑,落在眼里全然陌生。不知不觉北京口音也变成了标准普通话,他越来越不像北京人了。


俩人同属于自我成长的一代。大人没特别管过,也没太多时间管。如此,反而给到他们更大的精神自由。

也许,正是这样,让他们有更多思考的自由。让他们多了一份打破框架的勇气。



 
精神之传递


有形的记忆消失了,无形的记忆不会被夺走。


小人书和漫画,是陪伴姬炤华长大的好伙伴。小时候,他就看过布劳恩、皮的斯特鲁普、埃尔热、华君武、方成等名家作品。


姬炤华生于书画世家,他画画来自家庭氛围的熏陶。对他习画最重要的两个人,首先是大舅,其次是父亲。


大舅皮之先,老一代艺术家。是新中国第一批画“小人书”的画家,创作了《小二黑结婚》等一批新连环画,其代表作《皮之先钟馗百图》为国内首创。


大舅是姬炤华艺术道路上的引路人。


2015年11月底,皮之先先生过世。“这一代画家也随着胡同渐渐消失了。”姬炤华无不怅惘地感慨。


1948年,皮之先时为《冀南日报》编辑

1957年,皮之先自画像

1950年,皮之先小人书作品

1952年,皮之先漫画作品

父亲是工人,爱好绘画,而且画的很好。可惜父亲英年早逝,那是1986年,姬炤华才10岁。父亲留给他的印象已然模糊,但其留下的精神财富对他意义重大。


父亲留下的七八十年代的很多书,至今都是姬炤华重要的案头资料。其中一本80年出版的《外国插图选》,在他还不认字的时候就反复翻看。这本书里收录的都是大师经典之作,有《简爱》、《鲁拜集》、《一千零一夜》、《十日谈》、《战争与和平》、《静静的顿河》等等。这是姬炤华最初的艺术启蒙。虽然当时小还看不懂,但悄悄儿地,他与画画的缘份就此结下了。


姬炤华说:“孩子多小都可以接触优秀的艺术作品,看不懂没关系,只要留下艺术的种子就好。” 

姬炤华漫画作品  

姬炤华漫画作品  


徐萃跟姥姥比较亲。姥姥一直陪伴在她身边。


她回忆姥姥,谈到阅读:“我姥姥喜欢读报纸,每天都读,我就在旁边听着,于是养成了看书的习惯。其实我们那时没绘本,姥姥读的都是文字,我现在一点儿也想不起来了,而且我根本也听不懂,她也没给我读过什么儿童文学之类。但就是这个阅读的习惯让我有了自己的世界,和思考。”


徐萃觉得,在阅读的时候,最好是像孩子一样,不带评判,用心灵去感受每部作品。这是避免固步自封的一个好方法。这样,也会持续地发现他人的作品闪光之处,对自己是一种学习与促进。


“经常从孩子的角度去看待世界,创作的灵感有时会不会从孩子身上获得?”

“更多的是对生活和生命的思考。”


徐萃学画较晚,高中才开始,学画画是想接触和学习不一样的事情,喜欢和好玩的心理皆有之。


她认为,艺术的根源是“感觉”,学艺术最好的方法是训练自己的感觉。以他们夫妇二人的经历来说,他们也是从训练着手,之后,再看理论的时候就很容易融会贯通,从而不会觉得有门槛。


多看经典作品是艺术训练的最好途径,这包括文学艺术类的经典之作。在无数的经典作品当中,就蕴含着很多人生的觉察、深入、反思,非常有助于真正地去理解艺术。


数代人的精神传递,正如播种。根植、发芽、成长。


姬炤华作品|读库《书中岁月长》藏书票系列

 
阅读、教育与艺术

姬徐二人于2007年始,开始进行儿童阅读推广,现在仍在继续。


对他们来说,这不仅仅是阅读推广,而是教育观念的纠正和普及。


姬炤华说,这两年在给一些教育机构做讲座,进行艺术推广,有一个很深的感受,即现下人们对艺术的很多观念是错误的。


在讲座中,姬炤华曾对上万名听众发问:你们小时候都上过音乐和美术课吗?大家都说上过。他又问:那你们有多少人长大后能够欣赏音乐、绘画?结果一共只有三位举手,且还是搞艺术的。


为什么我们接受的艺术教育,并没有让我们学会欣赏艺术呢?这是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姬炤华认为,这个问题应该追溯到教育,我们目前的教育颠倒本末。孩童在该玩的时候没有玩好,被灌输过多认知;到了大学,本该拼命学习,却如打开囚笼,放肆消耗大好青春。放眼现在的大学校园,有不少大学生罔顾学业,在忙着谈朋友、打游戏、旷课。


的确,这是事实。糟糕的事实。


姬时常会给一些企业做讲座,其理念引起诸多企业人的共鸣。他们也会与姬谈论自己的见闻。


一次,有人谈到,在国外参加一个IT企业会议。会议期间,大老板叫中国的同事们到外边去等着,美国和印度的同事在里面谈核心的问题,谈好之后再叫中国的员工进去,然后给他们布置具体的任务,要求什么时间完成等等,这让他们觉得特别屈辱。


显然,中国人被挡在核心团队之外,不能参与决策。这昭示着巨大的差距。


姬炤华认为,差距就在于创造力。很多企业老板也发现,中国的毕业生,大部分缺乏独挡一面的能力,因此只能选择一些被人安排的事情来做。


没有创造力,就要受制于人。


创造来源于观察与思考,而这正是我们的教育所摒弃的。我们的教育一直重知识与技术。


“知识和技术都会过时,随时会被淘汰,但观察和思考的能力却是伴随人一生的财富,永不贬值。”姬炤华坚信如此。


姬炤华作品|读库《书中岁月长》藏书票系列

 
 思考与创作

《天啊!错啦!》这部绘本,不管是从其立意还是创作历程来看,都充分体现了独立思考的力量。


2000年3月,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引进发行了由米切尔·恩德小说改编的一系列图画书,让他们大开眼界。已经从事了两年多童书插画的姬炤华和徐萃立刻感到:“这正是我们想要做的东西。”


2001年的某天,姬徐二人讨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一个裤衩对于一只兔子来说,它是戴在头上更好,还是穿在屁股上更好?各有什么优点或理由?这个突发的灵感点引出了更多有趣的思考,可算是《天哪!错啦!》诞生的由头。


当时国内几乎没有自己的原创图画书,意味这个市场也是一片茫然。姬徐二人面临着是去打工,还是圆自己的心头梦?大胆追梦还是屈从现实,希望还是幻灭,这样的纠结也写入了当时的故事里。


2002年初,姬炤华和徐萃把这个故事的最初版本,及其它一些作品投给了国内几家出版社,不久得到了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社长张秋林先生的认可。张秋林社长非常愿意出版他们的图画书。但因为当时的版本他们自己并不满意,感到创作上不成熟,遂搁置下来。


在《天啊!错啦!》里,有一个画面是这样的:兔子在驴子和朋友的不同说法之间,非常矛盾纠结,于是它来到森林的湖边,在水中看到了自己的样子,自己的尾巴没法弄出来,很别扭,最终决定把裤衩脱下来,带回头上,它做回了那个让自己喜欢的兔子。


与此相照应,姬徐二人在现实中最终做出了决定,开始坚定地走上创作之路。


创作过程当中,他们遇到了一些很好的编辑,尊重并愿意等待他们。这给到他们相当大的自由空间去尝试和创作。


也正是因为拥有了创作的自由,俩人深深体会到:一个人的抉择不取决于别人,而是自己。他们把这个思考揉进了故事。


随着对人生的探讨,他们对故事、画面也经过多番的探讨。


2008年3月,该绘本在美国出版面世,广受赞誉。著名绘本家安东尼·布朗就曾大赞:“这是我见过有关帽子的书里最有趣的一本!”


从一个灵感点到最后的定稿,历经七年,实际上最后的正稿只用了三个月。凝聚心血的正是定稿之前的那个过程。


作品背后的故事往往比故事本身更富有故事性。


因缘际会,2010年,《天啊!错啦!》重又经由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的张秋林先生出版中文简体版。此事让姬徐二人也深感有趣。从原点再回到原点,可谓奇妙。


2011年,《天啊!错啦!》荣登年度中国童书排行榜前十。


2016年11月,《天啊!错啦!》由蒲蒲兰绘本馆全新再版。


直到现在,这本书走入了很多中国家庭,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姬炤华徐萃夫妇与安东尼·布朗


事实上,作为一名普通家长,我对什么奖项及排行榜是陌生的。《天啊!错啦!》既非热门,也非作者的新作。对绘本,我的标准就是孩子喜不喜欢,故事好不好看。

之所以特意用一个段落来介绍这部作品,我意图体现一个大略的完整的创作是怎样的,这或许能让我们更好地去思考作品的价值。

这篇访谈文稿到这里,差不多进入尾声。看我这洋洋洒洒几千字,在碎片阅读时代,可能是你所遇到的少有的长文。你想不到的是,除了我们的对话,这两位被访者将非常珍贵的材料一并发给了我,字数只能以万计。在那宠杂的信息库当中,体现的是一份郑重,诚实的思考以及十足的信任。这令我感动。

篇幅有限,我并不能述尽所有。也许我会另起文讨论下作品本身。

这个访谈系列的焦点仍然是故事背后的人。这一群给孩子喂养精神的人,他们有什么样的思考?有什么样的精神特质?有什么样的故事?他们与作品的连接是怎样的?

眼下,姬徐夫妇二人,正在潜心创作他们的新作,一为绘本《两个天才》,由蒲蒲兰绘本馆出版,预计2017年面世;二为普及艺术的《颠覆你常识的艺术》(暂定名),按姬的话说,此书可能会颠覆许多我们习以为常的“常识”,即我们对艺术的“以为”很多都是误解,此书即将由《读库》出版。

《两个天才》英文版《Two Geniuses》



二人世界谈


Q:为什么被称为神雕侠侣?
徐:我们也不知道,不知怎么就被这么叫了。每次听见,都非常不好意思,虽然心理暗爽,但还是觉得当不得。我们正朝着《功夫》里面的神雕侠侣稳步发展着,希望当我们变成那个样子后,不会吓坏了花花草草。
 
Q:最欣赏对方哪些方面?最想吐槽哪些方面?
 徐:我欣赏他比较善良,愿意思考。吐嘈?生活能力有些弱。不过最近开始越来越愿意尝试。

 姬:我最欣赏她就是她的单纯善良,基本上她就是个小动物,要吐槽的就是太宁(北京话,翻译成普通话就是执拗)了,八头牛都拉不动,我有个朋友说千万不能找个同行过日子,我们打起架来我就觉得他说的真对。

Q:你们算是志同道合呢,还是“灵魂伴侣“呢?
徐:艺术上,他比较有个人喜好,我比较博爱,除非特别别扭才不能接受。摸着石头过活。不期望太高时,反而舒服。

姬:这个真是一言难尽,很难说清。有些时候或有些方面我们是志同道合的,但在创作上、教育理念上、甚至对社会人生的看法我们都有不同,但也许这就是生活真正的面目,五彩缤纷却又能同处一室,才是生活的真谛。我想今天说的“和谐社会”和古人说的“和而不同”,都有这层意思。我们要有自己的独立的思考,但还是要一块好好过下去,小到家庭,大到国家,乃至世界,都是这样。

徐:我们可能比较愿意过彼此有不同意见,但又能彼此尊重的生活方式。都一样,无趣。有不同才好玩。

姬:这大概就是中国古老的智慧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影响的例子——和而不同,产生经常打架却又好好过下去的两口子多几对这样的两口子(成千上万怎么也得),就“和谐社会”啦。


姬炤华国际获奖作品

姬炤华国际获奖作品



有没有对这本书感兴趣的朋友呢?
点击阅读原文观看更多



徐萃 姬炤华 文/图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蒲蒲兰绘本馆

回复关键词即可查阅对应内容



微店 | 加盟 | 圣诞礼物 | 绘本推荐 | 睡前故事 | 定制派对 | 新书 | 故事会 | 实体店铺 | 会员活动 | 沙龙 | 亲子DIY | 大小孩的玩具 | 企鹅阅品 | 益智 | 冬天 | 金秋 | 春天 | 原创 | 父亲节 | 万圣节 | 情人节 | 梦想 | 内向 | 自信 | 细节 | 挖掘机 | 分离焦虑 | 科普 | 准爸妈 | 上海书展 | 国际童书展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