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头饰价格联盟

影评丨《那年夏天》褪去悬疑外衣的一部经典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全 世 界 只 有 不 到 2% 的 胡 椒 关 注 了胡 歌 微 吧

你 真 是 一 个 不 一 样 的 胡 椒




作者丨浮生若梦


新年的第一天,不想挤热闹,于是选择了一部电影《那年夏天你去了哪里》。看片名,满满的文艺份儿;看演员,胡老师+小鲜肉美女的组合,有新意,有看头。开场了影剧院里人影稀疏。

什么样的电影是能够被定义为一部好电影,是豆瓣上的评分,票房,又或者是观众用手、用脚投票的结果,一千个人会有一千种答案。文艺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一种形式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它具有十分重要的精神价值,其客观作用在于调节、改善、丰富和发展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精神素质。不可否认,一部优秀的文艺作品,他能让我们沉思现实的无奈,让我们反思现实生存的意义,从而达到净化心灵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那年夏天你去了哪里》与时下流行的所谓商业大片相比,确实称得上是一部经典之作。但是在观看之余,我却分明听到了一声浓浓的叹息。

这声叹息来自于剧情。《那年夏天你去了哪里》讲述12年前小女孩“阿樱”被自己的堂兄绑架,12年后又重新回归家庭的故事。随着阿樱的归来,这个看似平静的家庭再起波澜,积藏在这个家族中的危险因子,也随着她的到来集体爆发,瞬间分崩离析。一件件看似毫无关联的残忍血案,其实都是由一个隐藏在黑暗中的“凶手”精心策划,真正上演的一出“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的戏码。

在这部戏里,有人读到了凄美的爱情,有人看到了家庭关系对孩子的影响。而我则深深叹息放开二孩后潜在的危机。宋佳扮演的宁静与颜卓灵扮演的宁樱是一对貌合神离的姐妹,姐姐曾因嫉妒妹妹的得宠,粗暴地拔去妹妹种下的郁金香。“你怎么不去死。”是姐姐对妹妹的否定。同一天,妹妹被绑架了,姐姐从此活在愧疚当中,自责无力。归来后的妹妹,对姐姐充满了恨,“姐姐最喜欢喝番茄汁,喝到饱,喝到死。”妹妹犀利的眼神与姐姐眼中的惊悚形成鲜明对比,强烈地震撼着观众的心。


这对姐妹的关系,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同胞竞争”又被称作“同胞嫉妒”,指的就是在年龄较小的弟弟妹妹出生之后,年龄较大的儿童会发生的某种程度的情感紊乱。放开二胎固然可喜可贺,但老大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随之而来的。如何应对,电影中尽管没有能够给出答案,但它让我们看到了最直接的结果。姐妹俩的父亲与大伯之间一样存在着同胞竞争的关系。这层关系,最直接的受害者,也就是本剧中一直隐藏在黑暗中的凶手——胡歌扮演的袁睢,一个因为父亲要维持家族荣誉而不能被承认的私生子,一个在童年时看着母亲悲惨死去、青年时又沦为父亲策划的绑架案帮凶的躁郁症患者。最后,他积蓄十年,让整个家族走向覆灭。二胎时代,如何处理好同胞之间的竞争关系,不仅是一个家庭,更应该是一个社会共同的责任。

这一声叹息,也来自导演。在百度百科上对周隼的介绍是这样的,出生于中国内地,在香港长大,早年曾留学美国,毕业于南加州大学 (USC),1998年取得电影及电视制作硕士学位,积极参与美国及中国两地导演及编剧工作,最有代表性的是2006年李连杰的《霍元甲》(Fearless),此外,精通中英语的周隼,不只会创作中文及英文两种不同语言的剧本,同时也从事舞台创作,曾编写三出舞台剧。从介绍来看,这位名不见经传的导演怎么看也不像是一个典型的商业片导演。

再说回电影本身,周隼透露这个故事的创作灵感来源于2014年美国发生的一系列犯罪案件,在这些案件中,遭到绑架的女孩下落不明,她们其实没有被撕票杀害,而是选择和绑匪生活在一起。对此,他和创作团队费时一年打磨剧本,希望创作一部不一样的悬疑电影。为了打造逼真的罪案现场,片方甚至还特地在洛杉矶设计了一个地下囚禁室,不可谓不用心。

我常常会听朋友们抱怨,现在的电影越来越没什么看头,梦幻般的大场景,悬而又悬的特技、特效,除此之外还能剩下些什么?故事越来越不精彩,观点越来越不鲜明,带来的反思越来越少,老百姓混的是日子,电影公司的赚的是票房。一部电影,只要一上映,不管是大制作,还是小成本,都只用票房去衡量。如果票房火爆,大家就会天天晒票房,比纪录;如果票房惨淡,基本上大家都认为这是个烂片,即便口碑不错的,也会带着惋惜的口气去哀叹……仿佛除了票房,没啥可说的了?!电影艺术价值高不高,是不是具有社会意义和人文价值,已经不是电影行业乃至大众所关注的话题。唯一的焦点就是只是票房!于是乎,经典的家庭伦理剧,硬生生地被套上了悬疑贺岁的帽子;于是乎,原本可以引起思考的主题却因为不断出现的惊悚音效被打断,我不得不说,这是《那年夏天》的悲哀,更是中国电影的一声叹息。

最近看了《罗辑思维》的年终演讲,他提到的关于时间的概念印象深刻,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每个人能用于消费的时间总量是恒定的,如何能让更多的人主动走进电影院,值得每一个电影人深思。


最后的这声叹息,则来自演员胡歌。无法顾左右而言他,很多人之所以选择去看这部戏是因为胡歌。在影剧院里,我也听到了这个答案,胡歌选的电影应该不会错。在众人皆醉的娱乐圈,胡歌算是一股清流,所以我们看到了在转型中一直苦苦追寻的他。胡歌曾经说过,“其实演员最可怕的地方,就是被过早的定型。这样你在大家心里,就永远是这一类演员了。”从豪爽阳光、深情浪漫的李逍遥到儒雅深沉的梅长苏,他用了整整十年。梅长苏之后,他又用了一年去沉淀自己。这一次,他带给我们的是他以前从来没有尝试过的,一个战斗力爆棚,阴狠毒辣的“所有的一切都在我的掌握之中”的幕后黑手。

对于这个角色,观众的反应褒贬不一,或许反射到老胡心中的,就会是一声叹息吧。凭心而论,影片中,他对于角色的诠释非常细腻和敏感,这是一种“手术刀”式的表演,通过自己的肢体或者表情展示角色的内心。电影中的胡歌表面平静冷漠、内心阴鸷变态,对袁睢这个角色的性格和内心的演绎细致入微,丝丝入扣,完全不同于梅长苏,也与印象中的温文而雅的胡歌相去甚远。


曾听朋友复述过的,关于胡歌讲过的两扇门的故事。大意是这样的,转型中的胡歌,是古偶的圈子里的王者。可是在这个题材之外,所有的努力,全部都不被认可。胡歌说,“那段时间我没有太大收获,感觉自己选择了一条不擅长的路”。这段叙述现在听起来并不沉痛,甚至还带着一种荒谬的趣味。然而这背后的事实是,“最想演的戏,就是演不到。”那时他面前有两扇门,一扇怎么叩也叩不开,另外一扇门随时在等他风风光光的回去,拥他为王。他在那扇不开的门面前继续站着,继续叩门。继续押上时间,赌一个谁也不知道会怎样的未来。

“褪下偶像光环”听起来是很简单的一句话,然而并不是一件仅凭主观意志就能胜利的事情。你必须努力向行业内那些考量的目光,展现出足够的诚意和足够的实力,才有资格进入被考虑名单。

我不知道,在梅长苏之后,胡歌还要经历多少才能用努力去赢得“百变”的称谓,但是每一个敢于挑战的人都应该受到尊敬,每一个敢于打破常规的人都是勇士。对于未来,我不可预知,但那浓浓地叹息声会住进我的心中。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