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头饰价格联盟

每次家长会,就是爸爸妈妈的一次大考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期中考结束没几天

本以为可以轻松一下的伢们

好像又陷入了另一种焦虑——家长会。

比如这篇学生的周记

一整个晚自习,我的心都久久不能平静。我可以算是个有点迷信的人吧!民间说:“你打喷嚏就意味着有人在背后骂你。”一个晚自习,我打了不下二十个喷嚏,我就一直认为老师一定在我背后说我作业质量不行,纠错不及时。


老师点评:小朋友,你想多了。

感觉这位小盆友的内心戏很足啊,

老师甘拜下风……


不过,他的确写出了大部分孩子在面临家长会时的焦虑心态。

然而这几天,云课堂调查发现,许多爸妈看了这篇周记,心中的滋味更加复杂:“每次家长会,都仿佛是学校对家长的一次考试。


焦虑爸妈可分三类


孩子成绩不理想或在校表现不好,唯恐被老师当面批评;


 

自己文化程度不高,担心没法和老师沟通;


③ 

工作忙,没什么时间管孩子,怕家长会上,自己一问三不知。


家长为什么如此焦虑?


首先家长会多被安排在期中考后,而现在孩子的成绩仍是家长最悬心的事,所以免不了焦虑。


其次,初中生家长的“平均焦虑指数”最高,他们除了紧张孩子的学业,还要多一重对于孩子青春期的担忧。现在多是独生子女,爸妈也就比上一辈更急。


另外,孩子的焦虑指数下降,无形中把家长的焦虑指数衬托得更高。


那么,如何缓解这种焦虑?


重要考试后,寒暑假之前……作为一名学生家长,参加家长会的机会肯定不会少。如果你也属于“家长会焦虑人群”,那么不妨来读一读这位老师写给全班家长的一封信。(内容略有删减)——


亲爱的各位家长:


期中考试在充满硝烟的炮火中结束了,我们都特别想知道孩子的成绩,我们都特别企盼孩子能考个“好成绩”。我想大家对“好”的渴望是如此的强烈,以至于我们都往往会忘记“好”的背后是什么?


我们的关注点在哪里,孩子的关注点就会在哪里!当您看到孩子的考试成绩时,亲爱的家长,我发自内心的向您呼喊:“请和孩子站在一起,打败问题;请千万不要和问题站在一起,打败孩子!”


除了中考和高考这两次最后一锤定音的大考(而且还是备受争议,不断改革,不断完善的大考)之外,我们孩子在整个学生生涯中要经历大大小小无数次的考试。我经历过数不清的考试,也有机会去观察一些现象,进而思考一些问题,下面和大家分享交流一下。(不见得对,仅是个人想法,仅供大家参考


家长经常会说这几句话,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1、才考了这么点分?你怎么学的?你怎么这么笨?


孩子会产生“我很差”、“我不行”的感受,自信心会越来越低。


2你对得起我和你妈吗?我们天天起早贪黑的全是为了你!


孩子会觉得,你在邀功,你照顾我心不甘情不愿,我没让你为了我。


全为了孩子,这个责任太大了,孩子承担不起。我会在周五、周六早上连续两天和孩子探讨这个话题,也为期中考试后,你和孩子分析成绩做做铺垫。我想我来对孩子说你的父母不容易,你应该感恩,而你来对孩子说任课老师们不容易,你应该感恩,这样换位的感恩教育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


3、你看人XX回回考第一,回回100分,我怎么这么倒霉生了你这么个孩子?你不嫌丢人我还嫌丢人呢?


我们拿别人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比较时,请记得这句话:不是孩子考得好我就有面子,孩子考得不好我就没面子。我的面子,我负责,和孩子无关。




任何一场考试,我们要想尽办法把他的教育价值挖掘到最大,如果我们最后收获的只是一个分数,那要求就太低了。我想考试首要的功能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诊断”,是对孩子之前学习过程的检验。


我们看到孩子的试卷后,不妨和孩子坐下来看看他的答题情况(注意一定先看孩子的答题情况),然后让孩子说说:


(1)哪些题是孩子答得非常好的?

(2)孩子在平时的学习中哪些方面(上课听讲效率、作业完成效率、改错情况、落实计算、落实基础、时间的合理安排等等)做得好,才保证了这些题做的好?

(3)哪些题是孩子觉得有问题的地方?问题出在哪里了?(平时那个学习环节出现问题了)

(4)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你能找到几种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5)问问孩子,你需要爸爸妈妈帮你做什么?……然后,再和孩子一起看看孩子的成绩。


这样处理问题的过程本身就是在引导孩子关注学习过程,让孩子知道只有过程做好了,做到位了,才会有一个理想的结果。学习真的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每次考完试后,不管家长、孩子,还是老师都会关注别的孩子的成绩和自己孩子之间的差异,我也会关注别的班的成绩和我自己班成绩的差异。关注的目的是什么?真正的竞争不是为了个人面子,不是为了打败别人,而是为了成就自己。



关注别人和自己的差异,是为了更好的认清自己的不足,为了更好地向别人学习好的方法和经验。这个时候,我们要引导孩子去观察,去对比,去反思,别人怎么做的,我怎么做的。我有什么优势值得别人学习,别人身上又有哪些闪光点是值得我学习的。这样,才能成就自己的不断成长之路。


考试除了考孩子对知识的掌握,考察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意义就是对人心理素质的考验。知识只是载体,只是手段,永远不会是目的。那些能渗透到孩子血液里的东西,孩子整个过程中的心理的历程才是我们最应该关注的。


面对自己的成绩,他内心的感受是什么,而对别人的成绩,他内心的感受是什么?让他谈谈别人平时的行为是什么样的,自己的行为是什么样的,过程和结果之间有哪些联系……有了这样的引导,孩子自己就知道我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考得好的孩子,让他知道是因为平时哪些方面做到位了,他就不会骄傲,这些方面他会继续保持。考的不好的孩子,你更要鼓励他,让他看到希望,让他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一个人面对自己无力解决的问题时,他会焦虑,愤怒,抱怨,指责别人(每个人的潜意识里都不愿承认自己有问题),甚至会放弃,会破罐子破摔。但一旦我们帮助他找到方法,他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他就有了战胜困难的勇气,他就会明白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你不管怨谁,最后自己的路还是要自己走。


最后,我想说:“亲爱的,孩子没有好与不好,差与不差。”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各自的长处和不足。正如华语作家张德芬所说,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匹好狼和一匹坏狼。最后,哪匹狼能存活下来?这取决于你喂养了哪头狼,哪头狼就会活下来。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抓住一切机会,给孩子的成长提供养分。


读过之后,是不是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的确,家长会很重要,但并没有那么可怕。


有些老师通过多年总结发现,开完家长会后,家长们的态度通常会分为五种类型,并做了相应点评。大家不妨来看看自己属于哪种类型——


理智型

面对孩子似乎和平常一样,但会找到合适的机会和方式同孩子聊一聊。


面对孩子的成绩不喜形于色,而是真诚地肯定孩子所做的努力,同时理性地评价;面对孩子的问题,会心平气和地与孩子探讨产生的原因,提出严格的要求和建设性的意见和方法。


允许孩子去尝试改进的时间,这样孩子就有被信任、被重视、被关爱的感觉,这时家长对孩子的监督,孩子就可以接受。

点评

这样的家长对孩子包容而不溺爱,对孩子的每一点成绩都强调是孩子努力的结果,对孩子的问题会和孩子共同分担。家长心平气和,孩子心情愉快,这样孩子做事就会专心,就会全力以赴。


暴躁型

很重视家长会、重视老师的意见,似乎很积极地配合学校和老师。


但总是把参加家长会后的紧张、忧郁、愤怒在家长会后见到孩子的第一时间不折不扣地倾倒给孩子。表现为,听不得老师的批评性建议,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回到家里不由分说,巴掌和辱骂劈头盖脸扑向孩子。

点评

作为家长,无论你有没有教育的能力,首先要有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让愤怒驾驭自己是不明智的,有时就在你的愤怒中暴露了你的无能、自卑,这种状态对孩子的影响很不好,会失去孩子对你的信任、尊重。这样的家长往往还不允许孩子发泄不满,久而久之,会导致孩子的性格发生变化。


抑郁型

郁郁寡欢,面对孩子的问题,先别说怎么帮助孩子树立信心,连家长自己都找不到信心。

点评

家长不知这样会给懂点事的孩子带来更沉重的心理负担,让他们更不知所措,更没有信心。


自我感觉良好型

面对孩子的好成绩更愿意强调是自己家孩子聪明,进而自鸣得意。

点评

这样会让孩子觉得因为自己聪明,不用努力也可以成绩好。长此以往,不付出努力的学习过程,学习成绩自然会下降。所以,家长还是少往自己或孩子头上戴“聪明”的帽子。


放任不管型

家长会后对孩子没什么表示,因为他觉得学校不错、老师不错,孩子也不错。

点评

这其实就是家长不负责任的表现。


超级云课堂

出品

来源| 升学宝、家有考生

编辑| 一横

合作洽谈| 41483225@qq.com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