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头饰价格联盟

【内牛满面】最美野长城被抹平,然而,还有比这更狠的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新闻117记者 顾明君


最近有个关于长城的消息大家都知道了吧,辽宁绥中的小河口长城被修得“面目全非”,一开始只看了文字没看图片,感觉不到震感,还纳闷怎么怎么能把长城“抹平了”,修成了“硬化路面”,直到看了图片,我勒个去啊……


(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哎~哎~哎~)


这段长城位于葫芦岛市绥中县永安堡乡,是辽宁河北两省的分界线,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青砖建成,白灰勾缝,门窗还雕刻了精美花纹,被誉为“辽宁最美野长城”,当然,这个称呼现在是不适合了。


来看看这段明长城毁容以前的样子吧:



对于网友不留情面的开喷,,长城被修成这样是有原因的,因为这段长城修缮之前破损比较严重,墙体只剩半截,地面青砖碎裂,沙土裸露,一下大雨就会冲毁,所以对这一段做的是保护性修缮,用沙土填上破碎的空隙,再加一层“帽子”。


根据媒体报道,这段长城的修复方案是专家反复考察后制定的唯一方案,,施工方具备必要的资质。然而一个无法忽视的事实是:太丑了,真的太丑了。,确实修的不好看,修完以后他们自己也纠结,但目前没有更好的方法。




文物保护有时与大众的想法因出发点不同而会产生分歧,比如出于保护的考虑,很多墓葬遗址能不发掘就不发掘,即使知道里面可能有价值连城的文物,但文物本身蕴含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更重要。有些遗址发掘后要回填,也是因为封存于地下最利于保护。

 

那么这一次的修缮方案定成了这样,是不是也是偏重保护而忽视了美观所造成的结果?就算真的是这样,修成这样也还是说不过去。

 

一位专业从事文物保护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觉得这个修复方案真的是太不对劲了,他不清楚这是最终方案还是临时措施,但不管怎样,这个方案都让他觉得很费解,覆盖层直接接触文物本体对文物也是不好的。

 

《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2015版)》中“保护原则”之一为“不改变原状”,这一条被称为“文物古迹保护的要义”。对于这段岌岌可危的明长城来说,纵使破碎了,即将坍塌了,迫切需要保护拯救,然而,它终究是长城吧,再怎么也应该有个长城的样子吧,哪怕是大致轮廓呢?



(再看一遍,没骗你,这是长城)

 

长城在历史上的作用之一是抵御外敌,守卫疆土,墙上应该有垛口,城墙之间的通道可以供人通行,甚至可以骑马通过,就现在这个样子,人走在长城上究竟是怎样的画面?敌人来到这样的长城跟前估计也直接蒙圈了。


洪武大帝如果看到这样的明长城,会不会一口老血喷出三尺。




除了把长城抹平了,这段长城的修缮还曝出了其他问题,比如一些原有构件被随意丢弃,据媒体报道,有摄影师拍到了被丢弃的长城镝楼圆形拱门,还有拴马桩的槽眼儿扔在长城镝楼下,如果这些情况属实,则严重违背了文物修缮原则,是怎么说都说不过去了。

 

文物古迹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许多被妥善保护了,但也有不少惨糟了后人毒手,每次看着这些被“祸祸”的文物,都仿佛看到了先人们内牛满面的样子。




兴建于公元9世纪的西班牙古堡马德雷拉(Matrera)近年也在进行修复,然而修复的成果展示出来以后,被世界人们喷成了筛子,上个图,乃们感受一下。




修复工程用水泥直接加固了墙面,历史文物学者批评这是“史上最差修复工程”,网友的比喻更形象,网友说西班牙这是把古堡修成了俄罗斯方块。


说起修复毁了文物的经典案例,真是没办法不提大名鼎鼎的云接寺壁画。


云接寺位于辽宁省朝阳市,始建于清雍正年间,距今有200多年历史,是辽宁省级文保单位。


寺中原来的壁画是这样的。



古朴典雅,很精美对不对?然而,修缮后画风就变成这样了!




简直要哭了,这样浓烈的色彩,浮夸的技法,看着壁画情不自禁地想开口唱上一段《小拜年》。




网友说,《大闹天宫》都比这画得好,拿《大闹天宫》跟这些壁画比,对《大闹天宫》是不是太不公平了?


经查,负责修缮的施工单位没有相关资质,请来的画师也不是修复,而是直接在原来的壁画上重画了一幅截然不同的画作。


清代的壁画啊,想重画就重画了,这位壁画师傅,您这么不羁放荡爱自由的性格实在也不适合干这一行啊。

 

惨遭毒手的古寺庙当然不会只有一个云接寺,再来说一个北京延庆县大庄科乡董家沟村的佛爷庙,该庙原名弥陀寺,始建于明代,清道光年间重修,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因古庙破旧,县政府决定斥资修建,心是好心,事是好事,结果就成了好心办坏事。


据报道,修缮后的古庙被弄得面目全非,古旧窗棂被拆掉,代之以现代的门窗;原来的佛像已丢失,摆放了3尊新的镀金佛像;西配殿被当成仓库,原有的佛龛顶子被扔在一旁;布满尘埃的壁画,也被村民喷上水用抹布擦过,壁画…..喷水……用抹布……擦过……擦过……


重修完是这样的。




 对于文物来说,被修得像毁容了一样,和干脆被拆了,哪个更悲催,或许难以抉择,但有个新名词却能把这两件事巧妙地融为一体,这就是“维修性拆除”,这个词来源于历时两年之久的梁思成、林徽因故居拉锯战。

 

梁思成、林徽因故居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北总布胡同24号,除了两位居住者在学界的显赫地位,这里还是沈从文、萧乾等文人名士的常聚之地,许多学者认为,这里就是冰心作品《我们太太的客厅》中描述的那个客厅。


然而就是这么一处有重要价值的故居,却在2009年被曝因房地产开发而面临拆除,之后是长达两年的拆除拉锯战,期间故居所在地块由富恒地产转手给华润置地,虽然文保部门已明确表示叫停拆除,将对故居进行妥善保护,,位于北总布胡同24号院的梁林故居的确也在此次普查中被列为新发现文物项目,但它终究还是被拆了。



(被拆的故居)


,在已经被列为新发现文物的情况下,故居还是被拆了,开发单位给出的理由是,因担心房屋房屋出现险情,所以进行了“维修性拆除”。这个词面世后,网友们愣是被噎得槽都吐不出来了,都被词语发明者高深的文学造诣深深震撼了。




故居被拆后,东城区文委表示将原址复建,复建这种事还是要慎重,尤其是拆完了又建的。类似复建事件中,最著名的打脸案例,非济南老火车站莫属。


济南老火车站曾是亚洲最大的火车站,曾登上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的建筑类教科书,由德国著名建筑师赫尔曼·菲舍尔设计建造,是一座典型的德式车站建筑,外观为圆柱形钟表楼,楼内分七层,设盘旋扶梯,楼顶为德式大钟,曾被战后联邦德国出版的《远东旅行》列为远东第一站,山东建筑大学教授张润武在《济南老建筑》中评说:济南火车站是当时中国可与欧洲著名火车站相媲美的作品。


老车站始建于20世纪初期,清政府与英德两国签署了借款合同,借款500万英镑开始修建津浦铁路,1912年,火车站建成并投入使用。


它有多美,如今我们只能看照片了。



(有名的钟楼)


就是这么一座火车站,却有人提出要拆了它,理由是它的客流吞吐量已达不到经济发展的要求,对于这种理由,不知该说什么,只能上动图了。




1992年,老车站钟楼上的大钟停止了转动,济南老火车站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此前已有无数济南人赶往老车站拍照留念,甚至有人痛哭流涕。那么多学界的呼吁,那么强烈的群众的呼声,都抵不过决策者的一意孤行。


(当年的拆除现场以及拆了一部分的大钟)


然而,拆完了21年后,济南政府又决定,复建老车站。


拆了文物,建个赝品,网友说,这种行为简直是“一蠢再蠢”。2015年初,山东本地媒体发现,复建火车站的项目于2014年11月就停工了。匆忙的重建只会被骂得更惨,不是什么错误都有机会亡羊补牢。关于文物保护的事,有些决定,做了,就是历史的一部分,骂名注定要背一辈子。

 

还有一栋很了不起的楼在今年6月被拆了,但因为它没有被认定为文物,所以被拆除也合理合法,可是知道这栋楼历史的人,都会感到惋惜,,被誉为“共和国科学第一楼”。



 

这栋楼是中国核科学的发祥地,中国原子弹的起点,这栋大楼里走出过6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获得者:钱三强、、彭桓武、邓稼先、于敏和陈芳允,还有大批泰斗级人物。而原子能楼之所以会被拆,也是要为新的发展项目让路,鉴于这栋楼的特殊之处,院方决定保留一面墙,嵌入新的建筑主体中,算是一种纪念。

 

关于文物保护,我们真的不想再看到任何令人后悔的事或者闹剧。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