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头饰价格联盟

村上春树——成为小说家之前,先做一名自由人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心里很清楚,我绝非那种村上春树迷,虽然他的小说也基本都看过,跟对伊坂幸太郎那种迷恋是完全不同的。


村上的小说很洋气,充满中产阶级式的孤独感,他写作是半路出家、不讲章法也不带目的性,带有独特的语言风格和节奏,因为自由嘛,用他自己的话说,“写小说时,感觉与其说是创作文章,倒更像是演奏音乐”。

 

《我的职业是小说家》的宣传词听起来很惊人——耗时六年的自传性作品。我是觉得,他来写“小说这件事”,比小说本身更好看。


 

村上的人生经历也的确有点不按常理出牌,大学毕业前早早结了婚,四处举债后在国分寺附近开了间不知所云但可以尽情听爵士乐的小店,花了七年时间才毕业。


最后剩下一门出勤不够很难拿到学分的课程,索性跑去跟教授解释,“其实我已经结婚了,每天都在工作,很难赶到学校来上课……”以前的教授也是有意思,专门跑到国分寺看了看这家小店,撂下一句“你也真不容易啊”,大方地给了学分。

 

三十岁之前,村上春树就是一个忙着开爵士酒吧赚钱还债的年轻人,也根本没余裕去享受青春岁月,看起来跟文学啊小说啊更扯不上什么关系。


然而神就神在这里,一个晴朗午后,他正在看棒球赛,突然,那个“没准我也能写小说”的念头从天空飘然而下,纯粹是机缘巧合落在他的掌心。

 

尽管开店的时候生活非常艰辛,每个月要还银行贷款,村上却直言过得很开心,


“我们年轻,又非常健康,最主要的是可以整天听自己喜欢的音乐,店铺虽小,却也算是、一城之主、无须挤在满员电车里行色匆匆地赶去上班,也无须出席枯燥无聊的会议,更不必冲着令人生厌的老板点头哈腰,还能结识形形色色的有趣的人、兴味盎然的人。”

 

或许正是这种与时代脱节、社会脱轨的自由感,才赋予了他源源不断尽情在虚构世界中创造的精神源泉吧。


 

其实早在看《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的时候就知道,村上是一个极有毅力和耐性的人。他自己也坦言,跑马拉松、练铁人三项都是为了锻炼好体力,因为写小说不仅是脑力活,更是一件体力活,需要很棒的身体素质,这种论调可能跟我们一直听到的都不太一样。

 

大众眼里向往的作家形象,最好是有些病态和颓废的天才,带点忧郁和癫狂气质,像杀妻自缢的顾城,永远带着一顶奇怪的高帽子;或者就索性反世俗,像韩寒那样,考试通通不及格高中退学,另辟蹊径,找到时代的缝隙钻出来;又或者海明威,跑去参加世界大战、去非洲狩猎、满世界去钓鱼最后沉溺饮酒而死。


日本作家里面,或许就是服毒的芥川龙之介、含煤气管死去的川端康成或是切腹的三岛由纪夫,全都活得轰烈死得惨烈。


而非村上春树这样,像上班族打卡,早上起来雷打不动坐在写字台前写作56个小时,每天必须完成四页稿纸,三十年来天天坚持跑步,真是一点儿也不浪漫。

 

无独有偶,我深爱的伊坂幸太郎也是这么一个人,仙台东北大学法学部毕业后成了一名系统工程师,不太喜欢旅行,生活没有什么大起大落,直到30岁,据说有一天走在路上,听着斉藤和義的歌《幸福な朝食 退屈な朝食》,歌结束后他就做好了决定:辞去工作吧,专心写小说。

 

随后,他便过起了游荡在仙台市各个咖啡馆之间写小说的日子,也像上班族一样,早上6点半起床,8点跟通勤的夫人一起出门,9点到咖啡馆开写,下午5点结束,每天差不多要写6页原稿纸。

 

我跟同样是伊坂大神书迷的朋友常互相开玩笑,去仙台的话,一定要到站前的星巴克偶遇伊坂幸太郎啊!

 

刚出道时,伊坂幸太郎常被拿来跟村上春树比较,他俩作品实在是属于完全不同的星球,没有可比性,但写作的状态、成为小说家的经历却是迷之神同步。


村上尽情地吐槽了所谓“世间的看法”后,依旧坚持自己的理论:作家需要强韧的体能去和写小说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深厚黑暗之力对抗。

 

为了免受国内的各种打扰,村上很快开启了去欧洲边旅居边写写写的模式。就说《挪威的森林》吧,开头部分是在希腊各地的咖啡馆、轮渡座椅、公园树荫下、廉价旅馆的写字台上完成的。

 

我第一次拿到《挪威的森林》这本书的时候才小学56年纪,因为排在当地新华书店的畅销榜首,家长就乐颠颠地买回来给我看了,要知道,对一个年少无知的小学生来说,不知产生了多大的震撼,导致之后近十年都没怎么看村上春树。直到电影版出现,才想起来,噢,好像可以再看一遍试试。


 

书里的一个比喻很神,说高明的小说和就像温泉里的热水和自家浴缸里的热水,“即使量出温度相同,但光着身子泡进去一试,就会明白个中差别,温泉水的暖意会慢慢沁入心脾,出浴后体温也不会突然冷下来。那种感觉能真实地感受到,用语言表达出来却很难。”

 

后来慢慢把他的小说都找来读了一遍,还有一些名字很奇怪的随笔散文集,相比长篇,倒是更喜欢《东京奇谭集》、《神的孩子都跳舞》这些短篇集。


村上是有点匠气的,比起那些飞扬跋扈、不走寻常路的“天才”,更像一名兢兢业业的职人,努力刻苦。作为读者来说,在欣赏、或者被打动之余,是有一点佩服的。


 

我很喜欢他这一点,大大方方承认自己就是个过着普通日子的普通人,这样的人也可以是一名职业小说家,只为自己内心想写的东西去写小说,而非别人眼中小说家应该的样子。

 

“所谓小说家,在成为艺术家之前,必须是自由人。在自己喜欢的时间,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对我而言这便是自由人的定义。与其做个不得不在乎世人的眼光、穿一身不自在的礼服的艺术家,还不如做个普普通通、随处可见的自由人。”

 

职业和天才,其实哪一种都可能创造出打动人的心的东西,首先要自由。

 

 

叶酱

爱日料,偶尔吃fine dining却怀揣背包客之心


曾在京都游学,期间在米其林三星怀石料亭打过工。目前正四处晃着逛吃逛喝,兼做日本米其林餐厅预订。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