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头饰价格联盟

推荐 | 孰真孰假:污名化、神话和 政治化中的“”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点击上方“图博特藏文化网”可以订阅哦

孰真孰假:污名化、神话和

政治化中的“”


@希热多吉居士:

       兼听则明。 孰真孰假:污名化、神话和政治化中的“” 本文作者不是藏族人,不是藏传徒,甚至也不是徒,而且文中透露的信息也表明该作者对藏传也并不很了解,但是从该文对于@中央 为哗众取宠而转发的那篇文章的剖析可以看出陈涤的原文是多么荒诞无稽。


关于陈涤先生知乎文章《人皮唐卡是什么》的读后感

      昨晚,在微信朋友圈看到朋友转发陈涤先生所作的知乎文章《人皮唐卡是什么》。原本是一篇看看便罢的猎奇文章,竟在不到24小时的时间段里,于知乎上获得了将近6千的点赞以及700余条的回复。仔细拜读陈涤先生的文章后,标题带给我的惊悚逐渐变成一种震惊,此文似乎将读者引向这样一个偏颇的结论:是“血淋淋的、可怕的、充满和色情的愚昧蛮荒之地”,而藏传尤其是密宗则是穷凶极恶的,不少网友被吓倒了,表示恶心、可怕、不敢睡觉,有人说“再也不想去了”,也有人直指藏传是“邪教”。这是真实的吗?你被误导了吗?

      甚至,拥有460万粉丝的中央官方微博也在1月16日转发了此文(可点击链接查看详情),并提醒粉丝,“高能!多图!慎点!有人问:人皮唐卡是什么?看完后整个人都不好了……”。这样一条微博,一天时间内阅读量即达380万次,转发量超过1.7万次,获得点赞7700多次,评论也达到7000多条。我花了两个多小时,看完了这七千多条评论,评论基本上一边倒,藏传成了讨伐对象,其中“邪教”、“农奴”、“愚昧”之类成为了高频词。


      此条微博评论显示,粉丝点赞数量超过3千次的一共有三条评论,其中获赞最多的一条评论来自对影潭兮欲揽月:“请跟我一起默念: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夹在热议中的,也有一些眼尖的网友,提醒微博用户有关人身法器的现象现在已经废止,“这是旧,不要太片面了好吗?”  西去的小獅子的这条评论,获得了68个赞。他注意到,陈涤先生这篇令人惊悚的网络文章开头有一段很重要的话,作者强调人皮唐卡之类的法器早已废止多年。

     这就意味着我们谈论的是的历史,和当下保有时空距离的故事。就好比我们在谈论“裹足妇女”时一样,它和今日中国的女性形象没有直接关系。因为在讲历史故事和特殊的文化现象时,我们需要回到“那时”、“那地”还有“那群人”。那么,问题来了。真实的到底是什么样的?藏传又是怎样的?陈涤先生的这篇网络文章,回答清楚了吗?有没有存在“妖魔化”和藏传的可能呢?有没有误导没有机会做文本考证的网民呢?毕竟,正如不少微博用户所说的,“是一个那么遥远的地方”,你真地认识它吗?


1. 妖魔化中的之一:文学描述 VS 现实社会

      这篇网络文章,让我想到藏学家沈卫荣教授在《想象:跨文化视角中的和尚、活佛、 ---- 将描述成和情色之乡。其中,沈教授重点追究了马建小说中《亮出你的舌苔或空空荡荡》被扭曲的“形象”。而陈涤先生在这篇网络文章中描述“双修”具体细节时,引用的是马建小说《亮出》中的情节。小说文本中的“双修”和文本中的“双修”一样吗?

      我摘录沈教授对《亮出》的考证总结,不仅适用于这篇小说,也适用于分析陈涤先生网文中所引用的清代文人袁枚文章,它同样属于汉文化传统中的“想象”,看罢那篇白话文,吃瓜群众我觉得袁枚老师真乃一个热爱八卦和江湖流言的古代汉子。引用沈卫荣教授对《亮出》的考证总结,如下:

    这部有关“形象”的经典文本,虽名曰“纪实小说”,实际上是一部时空错乱、混淆幻想与现实的典型的“想象”作品。它以一系列离奇和耸人听闻的故事,向读者传达了一个“色情化”“巫化”和“政治化”了的和藏传形象。这些“形象”于当时代的基本上无迹可寻,可是在自从元朝以来的汉族文化传统中却时隐时现,有案可稽,所以,这部小说差不多就是汉族古代传统中妖魔化、色情化和藏传之形象的一个现代翻版。       (沈卫荣,《想象》第9页)


2.妖魔化中的之二:话语 VS 真实

    虽然经历社会巨变,社会至今仍然可看作一个社会(很多藏学家说的)。但是,社会中的文本对修行仪轨的描述,和人们在现实日常生活中的实践还是有差距的。比如,在吃瓜群众们很感兴趣的“双修”这件事上,我问过几十位藏族朋友,都没人试过这个,想过的都极少。他们觉得这是一个神圣的仪轨,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修的。不少藏学家在谈到喜乐金刚修习时,都指出这是八万四千法门之一。根据沈卫荣教授书中引用的《依吉祥上乐轮方便智慧双运道玄义卷》之《大乘要道密集》,“双修”是专门针对下根器的修行者。因此,暂且不论双修到底好还是不好,可以肯定的是它没在藏区让那里的吃瓜党沉醉在色情乡里,普通的藏族百姓和修行人没把这个当作日常。

     因此,当我们讲真实的时,我们到底在想象什么?是经书里的,还是日常生活中的呢?是自然山水中的,还是由无数个鲜活个体的藏族人组成的?

     在讲述包含象征元素的文本唐卡时,跟着陈涤先生提供的唐卡照片和叙述一路看下来,让人觉得藏传的神灵都极尽邪恶与可怕。文化元素实在是很微妙的东西,放在不同的文本下,它们完全呈现出不同的意义。以可以吃的苹果来看,饭桌上的苹果与供台上的苹果,它们既可以都当作苹果,也可以是完全不同的东西。作为非徒在这里开个玩笑,就好比“开光”,我看开光前后的东西都是一样的,但徒不这么看。所以,话语里的描述与真实情境中的点滴,孰真孰假,不好评判,文本和角度都很重要。


3. 妖魔化中的之三:自我角度 VS 他者角度

      仔细看看陈涤先生网络文章的立论和网友的评论,我们可以看到:这里有一个自我角度和他者角度的对比。萨伊德在《东方主义》这本书里讲到一个很重要的观点,我们在解读“他者”社会特有的文化现象时,需要从他者的角度进行解读。因为人都会下意识地从自己的角度、从自己的认知和文化来看问题,这样,自我的视角和他者的视角就容易形成了一种对立。请注意,此处我没有强调这两种视角谁更正确或者谁更错误,而是指出这样的存在。

     此处,列举陈涤先生文章中的三个例子来分析呈现出来的对比视角:

1)对阿姐鼓的解读,把何训田创作中以现代观反看历史“血”的那一部分说了,把当时“阿姐”和“寻找阿姐的妹妹”在六字真言中的寂静没谈。虽然我自己作为一个当下人回看藏区过去的这段历史,也觉得心有不安,但这是我个人这时这地的看法,它不见得正确。

2)文中引用了宗喀巴的《道次第广论》中的“汝可杀有情,受用他人女;不与汝可取,一切说妄语”,联系上下文来看,第一句话其实是在说“你要在杀中戒杀”(针对的是杀人不眨眼的人要回头是岸),依此类推。我为此专门请教了一位堪布。他说,中讲善男子善女人,连蚂蚁都不能杀,怎么会明目张胆地鼓励人们去杀人去?因此,这里除了自我视角和他者视角的区别,还有一个字面直译和意译的张力。

3)关于宗喀巴《道次第广论》中关于“12-20岁”女子被送给上师做双修伴侣的那一部分,作为非徒非藏族人,我个人对这个修行仪轨的评判和藏族信徒对它的看法是两回事,觉得做分析时应该考虑到那个意识形态系统里的人他们自己是怎么想的,而不是站在居高临下的地方说,“这个是,这个是野蛮”。

从陈涤先生通篇的行文逻辑我们可以找出这样一条论述主线:“人皮”唐卡----人身法器----“怪力乱神”唐卡 ---- “双修”色情狂魔 ---- 打假“肉身佛”,这些主题串在一块儿是在说什么呢?时刻不忘证明“邪教”本质?还是指向“藏族人愚昧愚信”?这是和藏传的本质吗?这是和藏传的全部吗?这就该网络吃瓜群众和看官们见仁见智了。


4. 神话和政治化中的:

少数民族VS多数民族VS国际社会

       与“妖魔化”对立的另一个极端----“神话”,早在1996年就在德国波恩的国际藏学会议上被批评了,尤以1998年洛佩兹写的《香格里拉的囚徒:藏传与西方》为代表。洛佩兹检视了西方社会“神化”的东方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源起,还在书中反向描述藏传正在对西方进行spiritual colonialism(精神殖民),比如被认证的西方白人仁波切。沈卫荣教授模仿洛佩兹检视西方想象中的,以《想象:跨文化视角中的和尚、活佛、,他将“神话”描述为后现代东、西方世界共享的一个最受欢迎的“精神超市”,而且藏族人在这样的环境下,也承受了或“神化”或“妖魔化”自己的压力。比如,,德国波恩大学的教授扎雅·洛丹喜饶仁波切,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版的《的造像学和象征意义》这本书里就同时批判了西方社会对脱离实际的“神话”与“妖魔化”想象,这不合理。

    需要注意的是,这三重批判中共同警醒我们的是:注意这种“妖魔化”和“神话”的“政治化” ---- 一个将真实裹挟至更紧绷的境地,一个使得底层藏族老百姓的声音更加微弱的情境。想想,占据藏族人口绝大多数的农牧民,哪里会知道世界上每天有这么多关于、藏传和藏族人的正反解读。谁在代表谁?谁在被谁代表?谁是谁,吃瓜群众我也搞不清楚……反正我把问题提出来了,答案是没有的。


     另外,除却上面谈到的汉人、藏人和西方在“议题”上的经典三重视角,还有中国国家话语体系下一个少数民族对另一个少数民族的想象。这个被忽视的第四重视角,是与陈涤先生在知乎上的讨论延伸出来的,因此,在这里很感谢陈先生的耐心答疑。陈涤先生自称是蒙族人----这个故事发展到这里就非常有趣了:吃瓜群众我,很想知道,作为蒙族人的陈老师,在引用袁枚散文和马建小说这些汉语文本的同时,怎么不把信仰藏传的蒙古人和蒙古视角纳入到文章中来呢?毕竟哲布尊丹巴和章嘉呼图克图在藏传的传承体系中也是颇为重要的部分哦。

    我在知乎上说陈先生写的《人皮唐卡》这种颇像“妖魔化”的文章,和另一拨“神话”的队伍,都是有问题的极端,很容易吓唬住没有机会对谈论议题做考证的看客,一不小心就在“妖魔化”的基础上,进而站在“文明的高度”把藏族想象成蛮夷,成为“殖民主义”的鼓手,这实在是不文明。陈涤先生回答道,“我是蒙族,您殖民主义的帽子戴错地方了。”陈先生的回答引人追问:“少数民族”就代表没有殖民主义的倾向?“少数民族”就一定不以“文明论高下”?是蒙族就不能被批判“妖魔化”?是藏族就不能被批判“妖魔化”或“神化”自己?只有大民族才是神化、妖魔化、政治化和殖民主义的那一部分?这些问题究竟起来有几个意思!说不完写不完,吃瓜群众我不说了。

  

     最后,让我们通过以上关键词回到这个网络故事的原初:一位高中生和爷爷逛市场,看到“人皮唐卡”后在知乎上提问,获得了91个回答。陈涤先生于2017年1月16日上午做了图文并茂的回复,获得大量点赞和评论,位列答题第一位。中央微博当日下午转发了这篇文章,微博用户对影潭兮欲揽月的评论获得三千点赞,“请跟我一起默念: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里是中国,一个神奇的组合。


文章来源:微博@Bonneamie

图片来源:微博@Bonneamie

编辑排版:图博特藏文化网

投稿\投诉:tibetancc@163.com

本站相关文章:【重磅解密】人皮唐卡是怎么来的?


图博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新媒体中心

 关注  

文化 | 历史 | | 影视 | 人物 | 社会 | 新闻

        侵权请联系删除 | 欢迎投稿 | 转载请注明      

联系方式:                                   weibo:

微信:tibet_culture323                 @图博特藏文化网

投稿:tibetancc@163.com           @Tibetan-阿尔戈·哈尔甲

Q Q :343207861/3184322253 @四川图博特文化传播有限公


【点击二维码图后再长按图片识别 】

                             


                                 

 手绘唐卡|佛珠|藏香|藏式创意定制|唐卡创意|文玩收藏

微信:tibetcenter

淘宝:图博特藏文化元素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