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头饰价格联盟

请不要给别人随意扣上“五颜六色”的帽子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轰”!又有一地儿躺枪了!



一提“走,出去High,世界辣么大,我要去看看”,想必大部分人的心情是下面这样的。

当你回到你的学校,或者回到办公岗位,畅谈你旅途上所见、所闻、所感时,旁边的声音很可能是这样的:

-“广东啊,广东人是不是什么都吃啊?煲仔饭、老婆饼、人头饭...”

-“对了,那个北飘是不是经常不洗澡的?”

-“什么,你去上海了,上海人刻薄、小气的很”

-“上海怎么了,不就是这些外地人跑来占了我们的资源!”


对对对,到哪儿小编我都是个“外地人”。

除此之外,当然还少不了日常的“撕逼”大战。比如:

# 豆腐脑是甜的还是咸的 #

# 高考是地方卷还是全国卷 #

# 过年吃饭还是吃饺子 #

这明明都是些“与你何干”的问题,为什么会上升到“地域歧视”的层面?还要分出个对错?


无形的压迫感

网络上但凡是个涉及地域歧视的帖子,河南人必定躺着也中枪。

当然,被“区别对待”的不仅仅是河南人,长期以来,北京人、上海人、广东人、东北人都被扣上了各种偏见的帽子。

- 北京人横

- 上海阿拉小气

- 广东人什么都吃

- 东北那旮旯

地域歧视是中国特色现象吗?NO。外国人也具有极强的地域情结。

- 美国的南北、各个州之间互相调侃讽刺,比如有的州被称为“牛仔、乡巴佬”。

- 英国更是如此,苏格兰人和威尔士人相互合不来,但他们都觉得爱尔兰人是“吝啬鬼,养猪的乡下人”。


所以,地域歧视在任何社会、任何时代都是难以完全避免的。有人的地方,就有鄙视链的存在。


刻板印象

 — 被泛化的负面评价。

什么是“社会刻板印象”?

“对某一类人持有一套固定的看法,通常是带有负面色彩的评价。并以此作为参照框架,主观认为这类人的所有成员都符合这种看法。”

例如:

- 你是“处女座”的?怪不得呢,处女座的人都很洁癖的!

- 喜欢动漫和二次元的人看起来都好幼稚,特别宅!

- 程序员是不是都是呆呆的物种,相处起来很无趣。

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给自己或他人贴上了标签,而这也逐渐形成了社会刻板印象。

不同的群体会形成不同的社会记忆,这种记忆会通过笑话、误解、谣言等口述记忆得以保存和表现。

“你们河南人怎么老喜欢偷井盖”

“你们云南街上都卖白粉吗?”

“你是山东人,你一定会开挖掘机吧”

“在兰州天天吃拉面吗?”

“新疆人都会跳舞吧”

……

以上段子看看就好,切莫认真,认真你就输了。

究其原因是从众心理和集体无意识现象,导致人们特别容易丧失自主思考和判断能力,简单来说就是,大家都这么说,我也这么说喽。

媒体在新闻报道时选择性的强调地域背景,同样会助长刻板印象的形成。


认同感

有一个经典的“电梯从众实验”。

当你进入电梯后,发现所有人都是背朝电梯门时,你会有怎样的反应?

(感兴趣可以搜索“心理学实验系列:电梯实验你会上当吗?”)

人们只需要一点点借口就可以形成群体,并开始歧视不属于这个群体的其他人。

所以以上说的,不管是地域的划分还是性格种族的不同,造成的歧视现象,其实都体现了人群对社会认同的渴求。

人们通过不断强调“我们”与“他们”之间的差别,来强化自我认同。

我比你白呢

哈哈,又瘦了,你还这么胖

我考试比你多一分

……

因为在人们心中,并没有一个进行自我认同的“标准”。没有标准就无所谓“认同”。

只好去和别人比较,从中得到心理上的安慰。而恰恰是这种比较,能够给他们带来满满的优越感:你看,我和他一样,我还是很棒的!


走自己的路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圈子不同,不必强融。


偏见是一种负面态度,歧视是一种负面行为。

- 戴维 · 迈尔斯

如果你认定了别人制定的某些规则,就会产生负面的价值观。

如果你正被这种价值观约束,那么可能会遭受排外、骂战、言语甚至身体攻击、面临人际关系危机、找工作碰壁等等。

假如一个人老是生活在指责、紧张、鄙夷中,往往会自甘平庸,心理变态,仇视社会。一句饱含爱心的话,则可能引导他走向人生正途。

遇到分歧时,想起伏尔泰的名言:“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不要在不了解的时候妄下结论,多一些理解,世界上会少很多隔阂。

嗯,脑子是个好东西!




我们同样热爱化学

为化学从业者提供各种实验试剂 耗材

扫描识别二维码关注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