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头饰价格联盟

《潘美与杨业之死考辩》(三)——鹤乡精品推荐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香海视角:   写在前面:这是一段家喻户晓的故事,故事的精彩不必言说,就是这样一段错漏百出的故事,甚至让很多人误把传说当成了历史。个人认为这段故事最有研讨价值的地方在于,蕴含在故事中的文学对历史的改变,强权对历史的改变,以及流言对历史的改变。常言说“读史使人明智”,不知道聪明的你是否曾经思考过,我们读到的历史难道真正地发生过吗?                                             ——潘树军  语   
                                              ——香海微信编辑红梅制作


精彩原文:

   (接上)关于雍熙三年导致杨业阵亡的那次战斗,《杨业传》中的描写极为细致,包括人物的对话及态度基本上一目了然。我们首先来看一下这次出战的大背景,会曹彬之师不利,诸路班师,美等归代州。也就是杨业的这次出战,是处于战争的尾声时期,而且是在雍熙北伐全线溃败的情况下进行的。如果这时潘美班师,杨业戍边,一切便也就归于正常。可这时宋太宗偏偏又下达了一道命令:诏迁四州之民于内地,令美等以所部之兵护之。迁民于内地,说着轻巧,从当时的战况来看,几乎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由于是皇帝下达的命令,又不得不执行,所以就临时召开了紧急军事会议。我们来看一下杨业在这次会议上的分析:业谓美等曰:“今辽兵益盛,不可与战。”在杨业看来,当时情况是辽兵正处于势头上,不可与其正面交战。潘美与杨业不只一次携手抗辽,这一点他心里显然也十分清楚。那么如何来完成迁民任务呢,杨业的作战方案是:朝廷止令取数州之民,但领兵出大石路,先遣人密告云、朔州守将,俟大军离代州日,令云州之众先出。我师次应州,契丹必来拒,即令朔州民出城,直入石碣谷。遣强弩千人列于谷口,以骑士援于中路,则三州之众,保万全矣。”这一不正面交锋的作战方案在事后看来无疑是最正确的,当然这还得看辽兵是否上当。即使辽兵没有上当,最坏的结果也就是造成迁民任务失败,对宋军不会有太大的损伤。那么潘美为什么对这一方案不发表态度呢?难道他不知道这一方案的正确性吗?他显然是在等监军们的意见。如果监军们同意,自然皆大欢喜。即使计划失败,也是战后大伙一同回去到皇帝那领罪。既然是大伙的一致意见,谁也不可能再说三道四。作为主帅的潘美不可能不考虑这一注定失败的战役后事处理问题。如果监军们不同意,这种消极的作战方案,一旦造成迁民失败,很可能被扣上抗旨不遵的帽子。以事后杨业出兵被伏的结果来看,辽兵上当的可能性还真的不大。我们要明确一点,在宋朝监军们的权利,往往会高于主帅。潘美虽然位高权重,深得皇帝信赖,但这两位监军也并非等闲之辈。另外就是当时大宋皇帝对武将的防范心理特别大,了解点儿宋史的人都应该明白,这一母所生两条龙的江山是如何得来的,这一点相信潘美心里比任何人都更清楚。所以潘美不可能在监军们点头之前就一味支持杨业的作战方案。几位监军只要回朝说一句潘杨关系过从甚密,就有可能触到宋太宗的心理安全防线。战争胜利怎么都还好说,一旦失败,难保宋太宗不找个借口把两个人一块除掉。杨业一句“朝廷止令取数州之民显然激怒了王侁,于是他马上反驳杨业:“领数万精兵而畏懦如此。但趋雁门北川中,鼓行而往。”文裕亦赞成之。业曰:“不可,此必败之势也。”侁曰:“君侯素号无敌,今见敌逗挠不战,得非有他志乎?”业曰:“业非避死,盖时有未利,徒令杀伤士卒而功不立。今君责业以不死,当为诸公先。”从这段对话中,明显可以看出王侁的说话态度是多么的恶劣。他讽刺杨业:你不是一直以来都号称杨无敌吗?现在看到敌人却推三阻四的不去作战,难道你有别的想法吗?在这次军事会议的争论中,王侁说话确实太有失水准。讨论作战计划就应该只说这仗怎么打,为什么要进行人身攻击呢!杨业也就这么一个北汉降将的汅点,却要老挂在嘴上,确实有失一员大将的风度。如果杨业是个身世清白的老将,或许并不会太在意王侁的话,还有可能反唇相讥,你有能耐就自己领兵出战。但杨业毕竟是北汉的降将,这在讲究“忠臣不事二主,一马不跨双鞍”的古代,“得非有他志乎这句话显然触到了老英雄的痛处。但要说王侁和刘文裕等监军因为嫉妒杨业,故意语激杨业出兵送死,未免有点小人之心。这从王侁在陈家谷不听潘美劝阻,急急地去和杨业抢功,也可以看出来。他只不过是过于高估了杨业的能力,却过于底估的对手的实力。这种盲目的乐观态度,不仅害死了杨业,也使自己受到了严厉的惩罚。更有些史学家推测是潘美和监军们联合起来要逼杨业出兵送死,这就更不知从何说起了。这种战前会议为了保密,参与的人员应该不会太多,如果他们联合起来想害杨业,会议内容的披露都会成为很大问题。如果他们联合隐瞒了会议实情,杨业死得可能就更冤了,甚至在历史上得到公正的评价都很难。所以有人推测这个会议细节的披露者应该是潘美,也是不无道理的。会议内容明显对王侁和刘文裕不利,相信他们怎么也不会那么傻。如果真的只有《杨业传》中提到的几个人参加了这次会议,披露者是潘美应该还是站得住脚的。但是这次会议究竟有多少人参加,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我们也不好妄加推断。

 

但最终杨业还是要别无选择地领兵出征,此行的凶险相信潘美和杨业心里都特别清楚。他们毕竟和辽兵打交道多年,不会像王侁和刘文裕想得那么天真。杨业与潘美辞行一段,宋史中写得也最为打动人心。将行,(杨业)泣谓美曰:“此行必不利。业,太原降将,分当死。上不杀,宠以连帅,授之兵柄。非纵敌不击,盖伺其便,将立尺寸功以报国恩。今诸君责业以避敌,业当先死于敌。”“士可杀不可辱”,杨业在王侁的无端指责之后,出征前显然已抱必死之心,唯一担心的就是死得不明不白。有人说这一段文字表明了杨业临行前哭着求潘美放自己一条生路,潘美都狠心拒绝,以此来证明潘美就是害死杨业的凶手。这种推断明显与人物的性格不符。这就把杨业当成什么样的人了,为了求生竟然在自己的仇人面前哭哭啼啼,这显然不是我们心目中的那个老英雄所能做出来的。杨业流泪向潘美辞行在叙述上似乎真的显得有些突兀,相信一定潘美在这之前说了些什么,才一下触到了老英雄的泪点,所有的委屈才一下都涌了出来。杨业显然是在表明心迹,加上后面提出的陈家谷接应的请求,可以看出杨业对潘美还是比较信任的。他相信这些话潘美能够替他传到皇帝那儿,他杨业没有辜负皇帝的圣恩;他也相信潘美会领兵到陈家谷去接应,不然一个连死都不怕的人还会低头去求助于人?那么他们会不会像有些人想像的那样,老哥俩经常一块喝酒,好到差一点穿一条裤子的程度呢?想一想当时朝廷对武将了范心理,这种想像也就失去了可能。潘美是聪明人,杨业也绝不是傻子。即使杨业不了解宋太宗,潘美也会想办法暗示他。那么他们应该是什么样的关系呢?潘杨的关系一定一直保持在不会威胁到宋太宗心里安全的程度,所以这种关系应该一直都很微妙。即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太近了,可能会有人说三道四,皇帝一不放心,两个人也都不太安全;太远了,俩人一块合作必定会缺少了那种默契。如果真到了有些人所说的那种欲至对方于死地的状况,就不会有这不只一次的成功合作了。从好事者查遍了所有宋史也没有找到潘杨不慕这一点来看,也从侧面证实了他们的关系。那么既然潘美并无害杨业之心,为什么不拦住他呢?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前有圣旨,后有监军们的反对,这一仗还得必须打。或者干脆就大部队按照王侁的说法鼓行而往,与辽兵一决生死不更好吗?如果真那样做,恐怕全军覆灭的就不只是杨业一支队伍了。

那么潘美是不是辜负了杨业的信任,没有到陈家谷去接应。或者像有些人所说的,杨业刚一走,潘美就转身撤退了呢?我们再来看一下《杨业传》中的描述:“美即与侁领麾下兵阵于谷口。自寅至巳,侁使人登托逻台望之,以为契丹败走,欲争其功,即领兵离谷口。美不能制,乃缘交河西南行二十里。俄闻业败,即麾兵却走这一段中有明确的时间描述,“自寅至巳”。我们不懂算术可以掰着手指头算一下,寅时是03时至05巳时是09 时至11,折中算一下也应该有大约半天的时间。杨业刚一走,潘美就转身撤退,”这样的话如果出史自学家之口,就太不应该了。但是如果能够另外找出确凿证据材料,证明宋史中的这段时间记录有误自当别论。久等杨业不到,所有人都很着急。于是王侁就派人登上托逻台(应该是陈家谷的最高点)查看,查看的结果显然没有一丝动静。这时王侁和潘美的意见发生的分歧。王侁以为杨业打了胜仗,想要抢功,就不听潘美的劝告带兵离开了谷口。史书上虽没有明说王侁队伍的去向,但为了抢功,自然应该是北行。这里最为让人困惑的一点就是潘美的行军路线,既然不能制止王侁,自己也应该留下来接应杨业。以陈家谷的地形特点,即便留下千八百的人马埋伏,辽兵在不知情的情况也必不敢轻意深入。这一点潘美应该比较清楚,不然在王侁离开后,他就应该带领部队马上撤离到安全之处。如果真如有些史学家所说,潘美就是有意想害死杨业,此时也应该是马上跑步撤离,然后把责任全部推给王侁。而潘美却是“乃缘交河西南行二十里。” 杨业在北,他却向西南行军,这里显然是在撤退。按宋史的记载,杨业应在午后兵败,至暮才转战到陈家谷的。即使前方探马第一时间知道杨业兵败的消息,消息传送到潘美部也需要一定的时间。从时间上看,潘美于巳时撤离,这二十里的路程走得显然十分缓慢,我们应该注意一下这个“行”字和后文中那个“走”字的对比。那么潘美如此不紧不慢地撤离是想要干什么呢? 他显然在等待前方的消息,等待那个事先约定的杨业撤向陈家谷的消息。那么在原地等待消息岂不是更好,一有消息也方便及时采取行动。相信在任何战场上,没有一点消息都不会是一件好事,周围的静寂本身就可能隐藏着杀机。潘美显然意识到了陈家谷口的不安全,所以才会缓缓地撤离。“俄闻业败,即麾兵却走。”这一点是最令人费解的地方,既然终于等到了那个约定的消息,怎么会吓得带兵跑步撤离呢?这也就难怪史学家们对此产生联想。我想,如果要考据潘美有害杨业之心,在整个《杨业传》中也只有这段叙述是最大的疑点。虽然史官在此前加了一句“美不能制”,不能制止王侁,并不代表自己不能留下,因为王侁并没有带走所有队伍。那么杨业最终是否回到了陈家谷呢?(待续)                                             


作者简介:       潘树军,男,生于1973年6月,研究生学历,通榆县第十中学教师。1995年毕业于白城地区通榆师范学校,毕业以来一直在乡村学校一线从事教育工作。2013年被通榆县作家协会评为优秀会员,主要作品有《传说》、《风雪夜归人》、《等待》等。


出征曲:




投稿须知

1.微信选取稿件基地为香海书社网,投稿请到书社网


  2.诗歌1—5首+简介+照片,散文1篇—2篇+简介+照片

   香海书社投稿地址:              http://www.xhsss.cn 

   群部落网址:
http://buluo.qq.com/p/barindex.html?bid=213441&from=share_qq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