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头饰价格联盟

从“明白账”看精准脱贫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题记

9月19日至22日,省委书记骆惠宁深入吕梁、忻州调研脱贫攻坚,对两市取得的新进步给予充分肯定。他强调要记扶贫脱贫“明白账”,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忻州的脱贫任务很大,目前忻州的“3659”脱贫攻坚战略正在深入推进中,本文仅以保德脱贫实践为例,来看忻州精准脱贫的“明白账”。


沿着狭窄陡峭的上坡路,记者一行的汽车转过一个又一个弯,沿途是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分散布局着农民辛勤整理出来的庄稼地:谷子低头了,玉米黄了,枣子红了,一派秋天的景象,这是农民最有盼头的季节。9月26日,记者怀着无比企盼的心情,翻过梁峁,一个村庄接着一个村庄、一个贫困户接着一个贫困户地走访。在走访中,记者看到了让贫困户心里踏实,乐在脸上的实打实的“收成”。

“2017年,保德县要率先脱贫,今年年底,东关、义门、杨家湾三个镇必须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我们的脱贫工作任务重大。如今,我们已经在一个战场上打响了两大攻坚战,一个是脱贫攻坚战,一个是生态建设攻坚战。”保德县委书记温建军信心十足地说。

谁是贫困户?

站在义门镇袁家里村的集体房外,记者远远望见放羊回家的袁玉喜、武换云夫妻俩。

为放羊方便,袁玉喜夫妻俩住进了村集体提供的免费楼舍。一进门,袁玉喜就给记者算起了账:2015年通过发展养殖业,20只羊收入近2万元,较以前有所增多,但全家7口人,3个孩子都在上学,日子过得依然艰难。今年,他的两个子女分别享受了助学贷款和“雨露计划”,加上种羊繁殖促进增收,袁玉喜对年底脱贫很有信心。

“建立贫困户脱贫明白卡,就是要让贫困户和帮扶干部都明明白白,特别是要体现贫困户2015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设立2016年目标收入。要在考虑支出的情况下,交代清楚目标收入的构成,确保精准扶贫工作到位,不弄虚作假。”义门镇党委书记霍建新对记者说。

告别义门镇袁家里村,记者一行先顺黄河而下,再攀山而上,抵达保德老县城旧址东关镇城内村。

村口,63岁的贫困户王志明拉了一三轮车现做的保德碗托准备沿韩府路售卖。好奇的记者立即向老王询问情况,老王乐呵呵地说:“年纪大了,苦重的活儿干不动了,就思谋着看还能干点儿啥,虽然老了,可是仍然想致富,等靠要不行,死猫扶不上树,个人得行动起来。”

王志明虽然年过花甲,但是精神矍铄,脸上总洋溢着乐观的笑容。现在,老王每天卖碗托的利润收入可达到100多元,小买卖越干越起劲儿。

在崔家墕村采访时,记者怎么也没想到,眼前那个美丽宁静的村庄曾经是刑事犯罪率极高的“响马村”。2014年村两委换届后,新的领导班子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对村风民风进行了整治,并且依托自身优势,采取多项措施,推进脱贫攻坚,崔家墕村实现了由乱到治,由能人富人单打独斗变为以富带贫的先进村,成了全县党建示范点。“农村脱贫关键是要有一个好的班子。”杨家湾镇党委书记白利军深有感触地说。

谁来帮,怎么帮?

全县158个贫困村,7923户贫困户,20216口贫困人口,一户不落、一人不丢,到2017年全部脱贫,怎么脱? 保德县组建机构、挂图作战,由乡镇党委书记任政委、乡镇长任总指挥,把脱贫攻坚作为头号民生工程来抓,举全县之力、集全县之智打赢脱贫攻坚战。

在义门镇,记者看到了他们的作战指挥图和脱贫攻坚组织机构,其中的脱贫攻坚专职副乡镇长一职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今年5月底,忻州市择优选配了专职副乡镇长157名,专职负责各乡镇的脱贫攻坚工作,我便是其中一名。”义门镇扶贫专职副镇长郭强介绍。

在走访中,记者发现保德县不少村利用驻地企业多的优势,村企合作,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达小康。特别是崔家墕村,通过与国新能源保德首站、中石油保德集气站首站、红源果枣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为企业提供服务摘掉一批贫困户的帽子。

“崔家墕村曾是保德县贫困发生率最高的村,但崔家墕村却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靠自力更生、村企合作等方式,走出了一条脱贫之路。”杨家湾镇镇长翟志伟说。

扶贫先扶智,东关镇在8个战区内共开办了4个培训班,专门对贫困户进行政策、技能培训,从根本上提振贫困户脱贫的信心和能力,变“等靠要”为“我要干”。

信心,是保德在脱贫攻坚战中带给我们最强烈的感触,在脱贫攻坚中,从县到乡到村,各级干部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和广大群众摸爬滚打在一起,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显示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

如何不返贫?

脱贫摘帽成果来之不易,保德县的目标不仅仅是脱贫,而是要实现全面小康,不但要巩固脱贫成果不能返贫,还要增强贫困户的致富能力。

发展和培育扎根产业,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保障。保德县红源果枣有限公司通过与沿黄河4个乡镇的3200户贫困户签订购销合同,帮助他们解决红枣卖难等问题,以高于市场价50%的价格收购枣农的产品,并吸纳贫困人口150人就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大河有水小河满,要解决贫困的脱贫问题,还必须壮大村集体经济。城内村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在壮大村集体经济方面有一套设想。“今年年底前,我们的目标是实现46户119名贫困人口全面脱贫。明年,我们计划进行旧房改造,改善居住环境,同时利用我们的土地资源,进行公益事业开发,增加村集体收入。”城内村村委主任马保才指着该村脱贫攻坚产业发展图说道。英雄所见略同,义门镇刘家畔村和袁家里村都将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脱贫攻坚的后续保障措施。

在生态扶贫方面,保德县正在实施干果经济林,荒山绿化,中草药种植,退耕还林、还草等项目,组建专业队伍,吸收贫困户就业;在种养方面,要发展和培育种养加相结合的产业;在移民搬迁方面,根据实际情况实施移民搬迁和就近就地分散安置,并加强中心村建设来保障脱贫成果。

“解决返贫,关键是产业。大力发展和培育产业,是我们解决现状、巩固成果的重要措施,我们还要发展集体经济,实施‘破零工程’,保德县不仅要率先脱贫,而且要发展县域经济,巩固好这个成果。”保德县县长韩斌一语中的。


算“明白账”,往长远看

脱贫攻坚能否取得实效,关键在“精准”,核心在“算账”。

算什么账:收入是多少,支出是多少,来源在哪里,怎么能脱贫,怎么能致富?只有回答了这些问题,贫困户的心里才有底气,干活才有劲气。

怎么算,这就需要各级扶贫的干部面对面与贫困户细细算,算账不是简单地记录个数字,而是要在算账的过程中为贫困户找出致贫原因、找到发展动力、描绘未来蓝图。脱贫不是一时的,致富才是永恒的,帮扶不是常态的,内生才是永恒的。保德县脱贫工作亮点就是为贫困户算细账,算长远账,各级政府都谋划着在产业上做文章,在致富上下功夫。

算账就要算得心服口服,贫困户心里明白,扶贫干部心里清楚,因人而异,因户施策,扶贫扶得才能精准,脱贫才能脱得彻底,人民群众才能获得更多的幸福感。

脱贫不是目的,发展才是主题。在忻州市委提出的“3659”脱贫攻坚战略中,以区域优势发展产业优势,以产业优势支撑长效脱贫。目前,忻州市正在展开产业攻坚和项目攻坚的两个百日行动,一批项目正要投产运行,一批产业正在扶植壮大,往长远来看,相信忻州的脱贫攻坚工作会做得更好。


本报记者 王 雁 实习记者 冯 媛 忻州日报记者 白如光

责编:小白

戳原文,更有料!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