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头饰价格联盟

怎样做一枚安静悦纳的宅女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本文首发于“宛平南路601号”


原创文字,转载请联系 madhatter_teaparty@163.com。




上海红迷会的洞烛老师写过一篇评论晴雯的文章,里面写道:


“至于和平辈的互动,晴雯是有的,可惜都是单方面的,就是晴雯说,对方听。对方要么是不敢反驳(小丫头们),懒得反驳(比如大多数时候的袭人),要么就是反驳了晴雯也听不进去(比如麝月),敢直接反呛回去的只有宝玉一人,结果也败下阵来。这种单方向的发泄不能叫交流,更谈不上能让人有所收获,只能助长晴雯这种唯我独尊,听不进别人观点的性情。纵观全书,直到栽在王夫人手里,晴雯什么时候听过别人的劝了?相信一开始袭人也不是没劝过她,但面对这样的学生,日子久了任是谁都会寒心。既然已经尽了义务了,那就只有大家好自为之,各安天命吧。至于吸收以后的消化反思就更别提了。使力不使心,何况就算使心也无处可使,因为别人的事根本就不入晴雯的耳朵。”


“晴雯则不单是不劝宝玉读书,而是直接劝宝玉不读书了。这里面的原因细想又是一大篇,我试着梳理一下我的思路。上面已经略微提到,其实晴雯是个逃避生活的宅女。主子们估计不会喜欢我,就直接不去见;老妈子们很烦,就直接不听;袭人更烦,直接顶回去;小丫头们也不省心,直接打一顿(虽说都是教育小丫头们,想必袭人是耐心讲道理的教育法,晴雯则回回都是体罚)……现在宅女的宅法是自己关房间里不出门,晴雯也宅在怡红院里不见人。但是怡红院内部还是有好多人啊,也没有自己的私人房间,而且不劳动也不行,只好直接把别人讲话都当鸟叫,精神上宅起来。聒噪得受不了了就未雨绸缪,先用狠话刺回去,这样就不会有人来烦我了。晴雯之所以和外界缺乏交流,原因大抵如此。一般来说在古代社会劳动人民是没有权利这么宅的,但是晴雯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有宝玉这样的主子纵容她,于是实实在在地宅了起来。由其可喜的是这个主子自己也最喜欢逃避现实,虽然生在公侯之家由不得他一味死宅,但一方面有他做保护伞,另一方面两个宅人惺惺相惜,于是在宝玉表现出不愿读书,逃避现实的情绪的情况下,晴雯是十分鼓励的。更直接的表现是一个说愿意姐妹们都围着自己,等自己死了化灰了再各自干各自的去,一个说只说大家横竖是在一起。两个人都是不切实际地期望目前的好日子能够无条件永远延续,但绝对不愿意为了这个梦想的实现做一点点努力的主。在这方面,我承认其实晴雯比黛玉跟宝玉更合拍。但就像宝玉把一些自以为理所当然的想法强加在自己喜欢的女孩子们身上一样,晴雯也愿意宝玉是她幻想中的宝玉。当这个宝玉做了出乎她意料的事的时候,轻则揶揄讽刺,重则大吵一场,在所难免。”


洞烛老师在文中提到的“宅女”概念,非常有意思-这里的“宅女”并不只是说把自己关在家里的女子,更确切一点说,是人为地把自己与环境隔离开,封闭自己。把自己关在家里,首先是一种物理上的隔离,用空间的隔断来阻挡住所有令自己不愉快的事物(自我认知,人际关系,经济压力等)。然而我们都知道,物理的隔离不太可怕,心理上的隔离更令人担忧。


岸见一郎和古贺史健所著的《被讨厌的勇气-阿德勒的哲学课》中,也描述了一个“宅男”-踏出房间就会心悸不已,手脚发抖。


书中的哲人问了以下问题:

1、你认为他无法走出去的原因是什么呢?


2、我们假设他无法走出去的原因是他小时候的家庭环境,假设他在父母的虐待下长大,从未体会过人间真情,所以才会惧怕与人交往,以至闭门不出。这种情况可能存在吧?


3、我们的现在甚至未来全部都由过去的事情所决定,而且根本无法改变。是这样吧?


前方高能预警




接着,哲人抛出了他的爆炸性观点:


你的朋友并不是因为不安才无法走出去的。事情的顺序正好相反,我认为他是由于不想到外面去,所以才制造出不安情绪。


为了避免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受伤,只要变成一个只看自己的缺点,极其厌恶自我,尽量不涉入人际关系的人就可以了。如此一来,只要躲在自己的壳里就可以不与任何人发生关联,而且万一遭到别人的拒绝,还可以以此为理由来安慰自己,心里想:因为我有这样的缺点才会遭人拒绝,只要我没有这个缺点,我也会很讨人喜欢。


 




我不知道你看完以后感受如何,我自己是手心冒汗了。虽然本人经常被别人批评“犀利”,但我也妥妥地说不出以上文字。

我决定不释义,请大家自行阅读自行理解。



 



冰水浇完,来一点温暖的吧。张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

“亲爱的,这里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我们面对的一切人际关系的纠结,都来自于自己和自己的关系。而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能力做出改变。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也把自己在家里。那时刚刚大学毕业,虽然工作已经找好,但是心里对未来总有一种不确定感,学习生涯貌似“结束”了,熟悉的生活节奏和模式突然打破,再加上刚和男友分手,怅然若失糅合着悲伤不甘和委屈。。。一切没有消化厘清的,都向我反扑而来,招架无力。回想那段日子,每天醒来都有无力感,不知道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我把自己关在家里,穿着随意,不打扮,经常听着音乐发呆,甚至有一种断片的感觉,想不起来自己做了什么。直到有一个妈妈在拖地的时候说了一句:“你看起来很可怜。” 我突然意识到出了问题,不能再这样下去。幸好我天性还算是行动派,一旦意识到位,能量也刚刚好,我就可以开始行动起来。记得当时做的第一个改变是去理发和修眉,觉得自己形象不错了,化个淡妆出门找朋友去玩耍。




Tal Ben-Shahar在哈佛开的《积极心理学》课程里强调了行动的重要性。

Behavior(行为)必须要跟上认知的变化。大脑有一个“一致性”本能,如果Cognition(认知)改变了,行为没有跟上,大脑就会把认知再拉低到行为层面。

比方说,你知道自己需要出门,跟自己说了一百万个正当理由,但是仍然不迈出门,于是渐渐地开始会产生“待在家里也不错”的想法。

我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感受,略微整理了一些可以采取的措施以供参考。

1
打扮起来
“女为悦己者容”已经转换为“女为悦己容”,女孩纸们,学一学红楼梦里的平儿,碰到再大的难事儿,到袭人姐姐那里去好好化个妆。颜值上升了,爱美的心得到了满足,这种本能的满意感自然会升起来。相信我,你会感觉好一点。

2
发展好男闺蜜和女闺蜜
我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有异性的闺蜜,无论男女。性别的差异会带来不同的思维和角度,可以帮助我们开发不同的解决方案。

3
始终坚持自我成长

成长没有终点。其实生活中每时每刻每个地方都有成长的机会,学习与其说是一种任务,不如想成一种生活方式。多思考,多感悟,直面痛苦,在心智成熟的路上有很多风景,也有暴风骤雨,没有风雨,怎么体会阳光和彩虹的珍贵?



今天有一位朋友对我说:很高兴认识你,我感受到了久违的宁静。



我倒是思索了很久这句话背后的力量。宁静的状态,悦纳自己,宅只是一个形式而已。


特约作者简介:洁曦,女,天蝎座,生于80后85前,上外本科,复旦MBA在读,大学毕业在某知名咨询公司供职。兴趣爱好广泛乃至泛滥,琴棋书画,运动养生,育儿心理,吃喝玩乐,最大的爱好是读书学习。



小编


疯帽子,杭州人氏,心理学双硕士。现居美国德克萨斯州,难以融入当地的彪悍民风,只能网上码字保持文艺女青。观察人类是兴趣,分享科学是态度。喜欢游山玩水,奇思妙想,侃天论地。爱喝铁观音。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