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头饰价格联盟

刘邦这个优点,你绝对不具备!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不少专家、教授、网友瞧不起刘邦,说刘邦是流氓、瘪三,好骂人、说脏话。其实刘邦身上有许多优点,其中有个优点,你绝对不具备,并且几乎所有教授都做不到。什么优点呢?那就是刘邦能自降身份称农民工叫“爷”,称手下教“公 ”。“公”是什么?“公”就是爷的意思。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这是个天大的优点,古今中外几乎所有帝王都不具备。

史料——主要是《史记》、《汉书》等,记载了不少刘邦骂人的事例,使人们认为,刘邦这个人就是嘴臭、脾气坏、素质低、高傲、不尊重人。其实在整个《史记》和《汉书》中,记载刘邦自谦、敬人、虚心的地方并不少。

譬如,在别人面前自称“乃公”,就是“你老子我”、或“你老人家我”的意思,就有点骂人、蔑视人的意思。但是跟人说话,称对方为“公”,那就是自谦、自贬、敬重人、高抬人的意思了。史料记载刘邦骂人、称“乃公”的地方不少。但是同样,史料记载刘邦称别人为“公”的地方也不少;并且这些资料中,有不少能体现出刘邦具有高尚的品德和谦逊的美德,是个正人君子。

现举几个刘邦称别人为“公”的例子,供大家欣赏、体味、咀嚼。

一、称刘敬为“公”

(一)资料展示。见《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原文如下:

汉七年,韩王信反,高帝自往击之。至晋阳,闻信与匈奴欲共击汉,上大怒,使人使匈奴。匈奴匿其壮士肥牛马,但见老弱及羸畜。使者十辈来,皆言匈奴可击。上使刘敬复往使匈奴,还报曰:“两国相击,此宜夸矜见所长。今臣往,徒见羸瘠老弱,此必欲见短,伏奇兵以争利。愚以为匈奴不可击也。”是时汉兵已逾句注,二十馀万兵已业行。上怒,骂刘敬曰:“齐虏!以口舌得官,今乃妄言沮吾军。”械系敬广武。遂往,至平城,匈奴果出奇兵围高帝白登,七日然後得解。高帝至广武,赦敬,曰:“吾不用公言,以困平城。吾皆已斩前使十辈言可击者矣。”乃封敬二千户,为关内侯,号为建信侯。

(二)资料解析。这段资料在本系列讲座第28集——《刘邦骂人之谜》中使用过。刘邦北伐韩王信和匈奴,到太原(晋阳),一路上老大胜仗、非常顺利。后派刘敬北上大同(平城一带)了解匈奴军力和军事部署情况。匈奴匿其真实情况,专门搞一些老弱病残、羸马瘦牛在道路两旁。刘敬认为这是匈奴设诈,奏请刘邦不要进兵。结果刘邦以“妄阻进军”罪把刘敬逮起来,冤枉了刘敬。后来事情的发展证明了刘敬的推断是正确的。刘邦回来后虚心向刘敬赔礼,称刘敬为“公”。

这个例子说明,刘邦不仅好熊人,还勇于承认错误、勇于自贬自屈、勇于抬高、恭敬别人。

二、称叔孙通为“公”

(一)资料展示。见《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原文如下:

汉九年,高帝徙叔孙通为太子太傅。汉十二年,高祖欲以赵王如意易太子,叔孙通谏上曰:“昔者晋献公以骊姬之故废太子,立奚齐,晋国乱者数十年,为天下笑。秦以不蚤定扶苏,令赵高得以诈立胡亥,自使灭祀,此陛下所亲见。今太子仁孝,天下皆闻之;吕后与陛下攻苦食啖,其可背哉!陛下必欲废而立少,臣原先伏诛,以颈血地。”高帝曰:“公罢矣,吾直戏耳。”叔孙通曰:“太子天下本,本一摇天下振动,柰何以天下为戏!”高帝曰:“吾听公言。”及上置酒,见留侯所招客从太子入见,上乃遂无易太子志矣。

(二)事例赏析。(1)叔孙通其人。叔孙通是原秦朝博士,曾先后侍奉过秦朝、项梁、楚怀王、项羽等,后来才投奔了刘邦。

2)叔孙通事迹。Ⅰ、刘邦登基做皇帝,叔孙通曾演练拟定了一套朝觐礼仪,整饬了朝廷纪律,使刘邦摆脱了许多烦恼、做皇帝做得比较得意,因此刘邦拜叔孙通为太常(掌管朝廷礼仪的官),赐金五百斤。Ⅱ、后来刘邦又封叔孙通为太子太傅(辅助太子的主要从官)——连张良也超过去了,张良为太子少傅。Ⅲ、谏阻刘邦改立太子,如上面文字所言。

(3)刘邦礼叔孙通。刘邦要废太子刘盈,群臣多有劝阻,但像对待叔孙通这样客气的几乎没有,连称叔孙通为公。虽然刘邦答应叔孙通不废太子刘盈,不是出自本心,但毕竟表面上刘邦对叔孙通极尽好言柔语、安慰礼让之能事,甚至不惜一而再、再而三的自卑自屈称叔孙通为公,这说明刘邦的素质确实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层次,有相当的自控力、自我约束力,不是一个社会上的小混混、泼皮无懒所能达到的。

三、称周昌为“公”

(一)资料展示。《史记 张丞相列传》。原文如下:

是後戚姬子如意为赵王,年十岁,高祖忧即万岁之後不全也。……赵尧进请问曰:陛下所为不乐,非为赵王年少而戚夫人与吕后有邪?备万岁之後而赵王不能自全乎?高祖曰:然。吾私忧之,不知所出。尧曰:陛下独宜为赵王置贵相,及吕后、太子、群臣素所敬惮乃可。高祖曰:然。吾念之欲如是,而群臣谁可者?尧曰:御史大夫周昌,其人坚忍质直,且自吕后、太子及大臣皆素敬惮之。独昌可。高祖曰:善。於是乃召周昌,谓曰:吾欲固烦公,公为我相赵王。周昌泣曰:臣初起从陛下,陛下独柰何中道而弃之於诸侯乎?高祖曰:吾极知其左迁,然吾私忧赵王,念非公无可者。公不得已行!於是徙御史大夫周昌为赵相。(张丞相列传)

(二)事例赏析。(1)刘邦曾经骑在周昌脖子上,周昌曾骂过刘邦是桀纣之主,刘邦没有责怪周昌。已经在有关讲座中曾说过。

(2)刘邦想保护爱子赵王刘如意,想把周昌安排到赵国(治所邯郸)做国相,辅佐保护刘如意,这里虽然有求周昌的意思,但君安排臣做事,说到底是一种圣旨,也不至于过于谦卑吧,也是连称周昌为公。

(3)这个怎么解释呢?或许刘邦平时就没有那么大架子,不那么老装作一本正经、板着脸,跟大臣的关系并不是那么泾渭分明,刘邦有时好骂骂咧咧、大大咧咧,有时他又甘愿自屈自贬身价,乞求臣下做一些事。表面看起来似乎没什么稀奇,但这确实是一般人、尤其是作为至高无上的帝王难以做到的。

四、称张良为“公”

(一)资料展示。见《史记 项羽本纪》。原文如下: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柰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於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

(二)事例欣赏。这是《鸿门宴》中的一段,刘邦两次称张良公。刘邦一向敬重张良,称张良公,应该算正常,不需赘言。

五、称四皓为“公”。

(一)资料出处。见《史记 留侯世家》。原文原文如下:

汉十二年,上从击破布军归,疾益甚,愈欲易太子。留侯谏,不听,因疾不视事。叔孙太傅称说引古今,以死争太子。上详许之,犹欲易之。及燕,置酒,太子侍。四人从太子,年皆八十有馀,须眉皓白,衣冠甚伟。上怪之,问曰:“彼何为者?”四人前对,各言名姓,曰东园公,角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上乃大惊,曰:“吾求公数岁,公辟逃我,今公何自从吾游乎?”四人皆曰:“陛下轻士善骂,臣等义不受辱,故恐而亡匿。窃闻太子为人仁孝,恭敬爱士,天下莫不延颈欲为太子死者,故臣等来耳。”上曰:“烦公幸卒调护太子。”(留侯世家)

(二)事例赏析。(1)如果在上述几个例中,刘邦称叔孙通、刘敬、周昌、张良等臣子为公,还算一般意义上的尊敬大臣,甚至是客气话的话,那么这里刘邦称四皓为“公”,便是一种崇尚学问、崇尚道德、尊重文化人的礼贤下士、尊贤敬贤的文明进步之举了;

(2)东园公,角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是甚么人?在当时被看做是有德行的人,无非是像传说中的伯夷叔齐一类的人:洁身自好、做人正派。但他们对建立大汉王朝一点贡献也没有。但刘邦还是敬他们、抬他们,这说明刘邦不是个狭隘、庸俗的功利主义者,——只有大臣为他建立大汉王朝立了功他才尊敬。不,即使没有功劳,只要做人好、德行好,他照样尊重、照样款待;

(3)刘邦尊重、高看这几人的目的,非但是崇尚学问、崇尚道德、尊重文化人,而且还是一种为国家前途着想、为天下黎民苍生福祉着想的行为。——刘邦之所以尊敬高看“四皓”,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德行好,一方面也是因为他们辅佐了自己的太子刘盈。他们辅佐太子有甚么好处呢?当然是将来会辅助太子行德政、行仁政,对老百姓好些。这难道不好吗?所以说,刘邦敬“四皓”,实质是希望汉朝将来的统治者施德政、施惠政、轻赋敛,对老百姓好一些,这是刘邦心中装着天下苍生黎民的表现。——秦始皇就没有这种想法,他想的只是他的子孙如何永保江山,如何永享荣华富贵。

当然,也不能过于抬高刘邦。刘邦再希望他的后继者施德政、施惠政、轻赋敛,恐怕也赶不上传说中的尧舜,。

六、称“农民工”为“公”

(一)史料展示。见《史记 高祖本纪》。原文如下:

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郦山,徒多道亡。自度比至皆亡之,到丰西泽中,止饮,夜乃解纵所送徒。曰:“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徒中壮士原从者十馀人。(高祖本纪)

(二)故事鉴赏。(1)如果说在第五个例子里,刘邦称四皓为“公”,就已经了不起了、不简单了,超出一般人、尤其是超出一般君王一大截子,那么在这里刘邦称“农民工”为“公”简直就是圣人、伟人了!周公是圣人,你听说过周公称民工为“公”吗?

(2)称服徭役者为“公”,称农民工为“公”,服徭役者在当时是甚么地位?是实实在在的贱人,尤其在秦朝,地位仅比罪犯高一点。农民工服徭役不但不争工资,而且连被窝铺盖工具甚至都得自己带,由于工作环境艰苦、劳动强度大,干几年真正能活着回来的也是寥寥无几。就是这么一群人,刘邦给他们解开绑绳,称他们为“公”,放手让他们跑,这真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唯有德行、境界不一般的人才能做到。

(3)尤其刘邦作为还算是半个“官人”的吃官饭的小公务员——亭长,在2000多年前的封建等级制度森严的愚昧时代,敢于冒着犯罪的巨大风险,敢于抛却铁饭碗,放弃地位,称农民工为“公”,并放他们逃走。这的确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这就是为什么刘邦在中胜出,而不是别人了。

(4)说刘邦尊敬老百姓、尊敬劳动人民,帽子有点大,但说他对老百姓有好感、同情老百姓还是可以的。刘邦的这种品格大概跟刘邦自小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比较了解基层老百姓处境和遭遇有关。

此外还有刘邦称韩信为“公”、称萧何为“公”、称王陵为“公”等。兹不一一列举、分析。

综上所述,刘邦能吸引大大一群人围绕在自己周围,大家一起做事,确实有他超人的、别人无可比拟的高人之处,不惟是刘邦只会耍些小诡计、会拿钱、爵、物拉拢人,像萧何、张良、王陵、郦食其、周苛、纪信、周昌这类人,可不是只拿高官厚禄就能买得他跟着你的,必须要靠人性、德行胜人。

欢迎添加微信公众号:jingtianluntan

欢迎添加个人微信好友:zhunjiaoshou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